博客年龄:17年1个月
访问:?
文章:3292篇

个人描述

雪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等部门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雪漠的文学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野狐岭》等,其学术代表作为代表作有《光明大手印》书系。其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入围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登上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雪漠文化网网址:www.xuemo.cnEmail:xuemo1963@163.com QQ:417825705

陕西书法家吴培洋先生·书法修行篇

2013-05-03 14:13 阅读(?)评论(0)

吴培洋先生书法作品

 

陕西书法家吴培洋先生·书法修行篇

 

吴培洋先生踏上书法之路,是从五岁念私塾时开始的。他的首位老师,是清末举人彭雅成老先生。上中学时,他得到了贵州著名书法家戴明修老先生的悉心指导,而其宗亲之中,亦有吴大澄、吴昌硕等书法大家,吴先生可谓是师承祖辈了。加之其刻苦好学,转益多师,尽取诸家所专,遍临商周青铜器铭文,尤从罗振玉、马衡容庚、商承祚、董作宾、齐白石等大师珍品中获取营养,领悟真谛,故很早就显露出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不过,吴先生真正进入专业书法家,乃至大家境界,还是由师从陕西著名书法家、“长安四老”之一的邱星老先生开始的。

 

邱星老先生是吴先生的金文启蒙老师,在吴先生主攻金文、篆刻时,邱星老先生给了他重要的指引和帮助。而且,吴先生从邱星老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金文书法方面的技巧,还有一个比技巧更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书家之前提的东西:道德。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邱星老先生曾经说过:“写字不应该有什么大的目的,起始是自娱,从中获得乐趣;友朋喜爱,纷纷索书,就进而娱人;喜爱的人越来越多,更进而娱世;如果此人的书迹能传之久远,那就成为传世了。不过前三者较易,传世是很难的。历代能传世者,人数并不多。当代人的书迹能否传世,要待时间考验,很难预期。如果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传世,恐怕一步也行不得。所以,我个人写字,只求自娱,或差可娱人,如此而已。”在最初对吴先生的教授时,邱星老先生也说过,追求书法艺术不能贪图利益,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放弃对书法的训练和追求,否则便会一事无成。这两段话透露出的,是一个书法大师的智慧与境界,更是对书法那种毫无功利的热爱——这一点,或许才是吴先生对邱星老先生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尤其是“决不放弃”这一点。

 

吴培洋先生获奖证书

 

周女士说,吴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决不放弃,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扔下对书法的追求。他很少牵挂名利上的东西,对社会上流行的拉关系等功利作风很是排斥,甚至很少拿字画去卖钱,不管索要字画的人是谁,能给他带来什么,他都愿意无偿地给对方写字、画画。周女士说,书画圈里一些市侩的活动,他不愿去,在医院认识的农民病友家里盖房子,他反而兴高采烈地跑去给人家写对联。因为,他不想利用所谓的资源让自己变得更出名,也不想费尽心机地去赚更多的钱。他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要在书法艺术的领域走得更远一点,再远一点。他对周女士说,写书法是没有止境的,不到生命的尽头,永远没有真正的巅峰,你必须不断地写,不断地练,不断地看,不断地聊,让书法包围你的生命。

 

周女士还说,吴先生的心里都是书法,他不只临帖,就连看书、看书法辞典时,脑海中都会自然而然地冒出字来。这时,他会马上放下一切,即兴地去写,不一定临帖。在背帖之后,他也不一定用笔去写,而是先在心里勾勒出字的轮廓,心中感受那种神韵,然后在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下,用手在空中描字,一点一滴地,感受每一笔每一划背后的“灵魂”。当他的心和碑帖作者达成共振时,他才会下笔去写。这时,他写出的字,就是有灵魂的、会呼吸的,旁人便会说:咦,你的字里有气。

 

所以,从吴先生的作品里,可以读出吴先生所有的生命信息。尤其是他的金文书法。很多人,包括一些书画圈里的行家都说,吴先生的金文正如其人,古朴、庄重、沧桑,有内涵,还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种气息,在吴先生的甲骨文中也有。

 

九十年代末,吴先生的甲骨文作品在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举办的全国专业大赛中获奖,他得到消息后很受鼓舞,就跟周女士谈起了自己研习甲骨文的心得。他说,书画圈有个规矩,写甲骨文作品时,只能用现有的字(即碑帖或资料里的字),不能自创,所以,创作甲骨文的大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查资料,不过,越是看资料,他就越是觉得咱们的老祖宗了不起,每个字都造得那么精确。而他之所以能在甲骨文比赛中得奖,便与他平时勤于读史书、查史料,对甲骨文也有深入研究密切相关。

 

《陕西日报》的报道也说:“吴先生的书法成就,不仅得功于几十年的精研苦练,而且得功于广采博览,在军旅之暇、工作之余,他自学问入自学问出,学习古典文学、钻研古文字、古籍学,靠博学广识的素养滋润了书法艺术,无论在外延或内涵上都洋溢着金石之味、书卷之气、学者之识。”不过,此段报道,却不一定全然概括了书法与吴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能全然揭晓吴先生取得这种书法成就的必然性。

 

综观吴先生的一生,书法之于他,有如饭食之于一般人,从五岁后,便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有人便说,书法是他的痴迷;有人也说,书法是他的魔;更有人说,不疯魔,不成活。但是,换一个角度去看他的人生,他对书法艺术从不间断地追求和向往,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与信仰?

 

吴培洋先生获奖证书

 

 

“香巴书轩”吴培洋先生书法义卖专栏: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联系人:王静

 

电话:13830501212

 

户名:陈开红

 

帐号:4213 4943 5008 7722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